在加密货币热潮的席卷下,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一度成为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。不过,在国内,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处境十分微妙。
曾经,国内存在如比特币中国、火币、OKEx 等诸多颇具规模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,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比特币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的交易。但自 2017 年 9 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后,明
确拟货币交易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国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迎来全面整治,相关平台纷纷停止在境内的业务,或选择 “出海”,将服务器迁至境外。
即便如此,仍有部分平台试图通过各种隐蔽方式,继续向境内用户提供交易服务。一些平台通过频繁更换域名、使用境外服务器、线上导流线下交易等手段,躲避监管部门的打击。还有平台利用 C2C 交易模式,以个人对个人转账的方式,绕开监管,维持虚拟货币交易的运作,用户仍能通过银行卡、微信支付、支付宝等方式参与交易。
这些交易平台的存在,带来诸多风险。首先,市场操纵风险突出。许多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通过机器人程序刷量、篡改数据,营造出虚假的交易繁荣景象,诱导投资者入场。它们会采用横盘、拉盘、砸盘等手段操纵虚拟货币价格,让投资者难以捉摸真实的市场行情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损失。例如,某些平台相互勾结,一家平台通过 “拔网线” 使系统宕机,影响用户正常交易操作,另一家平台则趁机操纵价格,导致加杠杆的用户被迫爆仓,血本无归。
其次,资金安全无法保障。这些交易平台的运营主体通常较为隐蔽,一旦发生平台跑路、被黑客攻击等情况,投资者的资金将面临巨大损失,且由于平台运营主体注册地、办公地以及业务开展区域分散,投资者往往难以确定运营者身份,维权之路艰难。此前就有大量因虚拟货币平台无法登陆,致使合约投资者利益受损的案例。
再者,虚拟货币因其匿名性和全球性特点,极易沦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。分析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提现数据可发现,存在比特币多次小额累计转入、一次大额转出清零的现象,符合典型的洗钱行为特征。
在监管层面,国内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打击从未松懈。人民银行会同中央网信办等部门持续监测和处置 “出海”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达 300 余家。北京朝阳法院也曾对违规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的欧易平台 “点名”,央行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采取了封堵下载地址、下架 App、管控关键词等一系列措施。
对于投资者而言,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交易,不仅可能面临巨大的财产损失,还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多次提示,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,不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活动及相关投机行为。广大投资者应主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远离虚拟货币交易平台,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,守护好自己的财富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