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安全、快速、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,支持超过1000种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。

24h 交易量
$8.5B
用户
15M+
币种
1000+

OTC 可以作假吗?揭秘场外交易的风险陷阱

在加密货币交易中,OTC(场外交易)因绕过传统交易所的实时撮合机制,成为大额交易的常用方式。但 “OTC 可以作假吗” 这一问题,直指场外交易的风险核心 —— 由于缺乏集中监管,OTC 确实存在多种作假手段,需引起投资者高度警惕。​

OTC 作假的典型手段集中在交易流程的漏洞中。虚假订单是常见套路:不法分子在 OTC 平台发布 “低价买入”“高价卖出” 的诱人订单,当用户与其匹配交易时,对方会以 “账户冻结”“需要保证金” 等理由要求额外转账,待用户付款后便消失无踪。2024 年某案例中,一名投资者在 OTC 平台与 “高价收币” 的卖家交易,对方声称需先支付 5% 的 “资金验证费” 才能释放订单,投资者转账后不仅未收到款项,对方账户也立即注销。​

资金链路作假更具隐蔽性。部分 OTC 商家会伪造银行转账凭证 —— 通过 PS 技术修改转账截图的金额、时间等信息,或利用银行系统延迟,向用户展示 “已转账” 的虚假回执,诱骗用户先释放加密货币。等用户发现未收到资金时,商家早已将收到的代币转移,且平台因难以核实线下资金流向,往往无法追回损失。此外,还有团伙通过控制多个账户进行 “自买自卖”,制造虚假交易活跃度,吸引用户入场后操纵价格套利。​

身份信息作假加剧追责难度。OTC 虽要求实名认证,但不法分子可通过购买他人身份证、伪造人脸信息绕过验证,使用 “傀儡账户” 进行交易。一旦发生欺诈,平台追溯到的身份信息均为虚假,受害者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2023 年某地警方破获的 OTC 诈骗案中,犯罪团伙使用 300 余套虚假身份注册账户,在半年内作案 120 余起,涉案金额超千万元。​

防范 OTC 作假需多重验证。选择合规性强的平台,优先使用有托管机制的 OTC 服务 —— 平台暂存双方资金 / 代币,确认交易完成后再释放,可避免直接转账的风险。交易时需核实对方的历史交易记录、信誉评分,拒绝与新注册、评分低的账户交易。对于大额交易,建议通过视频通话确认对方身份,要求提供实时银行转账凭证(如包含转账时间戳的手机银行截图),并等待资金到账后再释放代币。​

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已明确禁止加密货币 OTC 交易,此类活动本身不受法律保护。即使未遭遇作假,参与 OTC 也可能因涉及非法金融活动面临资金被罚没的风险。因此,远离加密货币 OTC 交易,才是规避作假与法律风险的根本方式。

加密货币知识学院
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